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選擇—迷走神經電刺激

發佈日期 : 2025 . 10 . 15
分享:

BMCC_LOGO-橫式.png (36 KB)

周玟伶、廖佑倫(生醫商品化中心-藥品領域)

類風濕性關節炎 (Rheumatoid arthritis, RA)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,主要特徵為持續性的滑膜發炎 (synovitis),進而導致骨質破壞、關節損傷與變形。近二十年來,治療RA的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 (disease-modifying anti-rheumatic drug, DMARDs),隨著生物製劑 (bDMARDs,例如TNFα抑制劑與IL-6抑制劑等)以及小分子標靶藥物 (tsDMARDs,例如:JAK抑制劑)的應用,大幅改善了中度至重度RA的治療效果與生活品質。

然而,儘管治療藥物日益豐富,約30-40% RA患者對第一線生物製劑(TNFα抑制劑)治療反應不理想,而且對初始bDMARDs治療反應不佳或無法耐受其副作用的患者族群,即使改用相同類型生物製劑或不同類別的tsDMARDs,往往仍有許多患者因療效不足而必須停藥或換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FDA最近已核准由SetPoint Medical生技公司所開發的新型神經免疫調節裝置,可用於對生物製劑或標靶藥物療法沒有反應或無法耐受的中重度RA成年患者,這項頗具革命性的醫療突破,提供了藥物治療RA以外的新選項。

調節先天免疫和發炎的神經免疫軸關鍵

發炎反應雖是身體對損傷和感染的正常反應,但過度發炎便會傷害組織。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,能夠調節身體的免疫反應。中樞神經系統透過發炎反射 (inflammatory reflex)來調節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,越來越多的臨床前疾病模型的實驗證據表明,迷走神經是調節先天免疫和發炎的神經免疫軸的關鍵環節。(完整文章請至檔案下載專區的生技新知,登錄會員後下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