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損藥物開發 以小分子與基因治療最受矚目

發佈日期 : 2025 . 02 . 19
分享:

BMCC_LOGO-橫式.png (36 KB)

沈哲標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WHO)統計,目前全球有超過5%的人口(約4.3億人)具有中度以上的聽力障礙,亟需進行復健與治療。預估2050年,全球將有接近25億的人出現一定程度的聽力損失(Hearing Loss, HL),其中包含至少7億人需要進行聽力治療或矯正。此外,由於各種噪音與不安全的用耳習慣,未來也將有超過10億的年輕人將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。

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聽力損失疾病治療市場規模的估計值為136.2億美元,預計2024~2030年將以5.25%的複合年成長率(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, CAGR)成長。

聽力損傷治療為一具迫切需求市場

根據WHO的另一項資訊顯示,病患若因無法有效治療的聽力損失疾病,將導致全球每年約9,800億美元的損失,這些損失估值包括公衛部門成本、社會成本、生產力的減損與增加教育上輔助資源的成本。

顯示聽力損傷治療為一個具有臨床迫切需求的市場,加上臨床醫藥技術的進步如:全基因體定序(Whole Genome Sequencing, WGS)的發展有助釐清聽損與基因變異的關聯(藉以找疾病治療標靶)、再生醫療(Regenerative Medicine)使基因與細胞治療被用於開發新療法;

加上醫學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,使得聽力輔助系統更加有效,因此,預估聽力損失領域的臨床迫切需求(unmet need)將能逐漸獲得緩解,本文將概述聽力損傷新藥的臨床開發現況與趨勢。(完整文章請至檔案下載專區的產業透析報告,登錄會員後下載)